最近一则新闻貌似很劲爆,请看截图:
微博实名认证为上海媒体人的宣先生称:
“超过100位微信微博网友投诉反映:称自己在境外海淘的包裹,等了三四个月还没送到手里。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包裹目前仍在上港集团堆场里,中国邮政EMS迟迟不去提取,致货物无法通关”。
他在1月17日发布两条,在1月19日发布了“后续追踪”。
实际上,福州海关12360在1月17日很短的时间就做出了回应。
在新闻视频里面,事实似乎已经很清楚了。
关于800万滞港费,邮政和海关“各执一词”,邮政指责海关2014年10月海关启动监管模式调研,致1个多月包裹无法通关。
身为海关杂志小编,忍不住思考了一下,2014年9月份长三角海关启动了区域通关一体化,但并未中止包裹的通关啊!(关于长三角通关一体化,上海海关12360的微博有现场报道,欲求真相的可以去看一下)。
那800万的滞港费究竟谁来承担,真不好做判断,但小编森森地觉得,有必要普及一下邮包入境后都会去哪里以及海关如何查验邮包的相关姿势,海关邮包查验还真没大家想的那么复杂!
先以上海为例,看邮包入境后究竟去了哪里?
再看看神秘的海关邮件监管岗位长什么样?
以广州航空邮件处理中心为例。这是中国邮政的重要航空枢纽,是中国邮政三个主要国际邮件互换局之一的主要处理场地,具有代表性。
【附】
【重要公告】
上港集团敦促市邮政速递尽快提取滞港货物
最近,从新闻媒体和相关单位获悉,上海市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简称:“邮政速递”)有部分进口货物集装箱,较长时间滞留在上海港,使许多客户无法如期提到国际邮件,严重影响了客户的正常工作与生活,也影响了港区的正常生产秩序。对此,上港集团高度重视,积极配合相关方开展工作,敦促“邮政速递”尽快提货。
具体情况如下:
“邮政速递”在2014年10月24日至11月29日期间从日本邮政发运至上海口岸的有301个进口海运集装箱,“邮政速递”委托某物流公司办理代理业务。但是集装箱运抵港口后,我们发现客户迟迟不来办理提箱业务,直至2014年12月底,“邮政速递”发函集团,要求减免港口收费。我们认为,“邮政速递”因为未办理正常提箱业务,造成集装箱积压港口所产生的堆存费是应该由“邮政速递”自己承担的,不应该转嫁到港口企业,更不应该让消费者承担。
对此,我们建议:
1、希望“邮政速递”抓紧办理提箱业务,以免堆存费用进一步增加,上港集团愿意为“邮政速递”提供24小时全天候的提箱服务。
2、上港集团所有的港口费用都经过政府相关部门备案并公示,所有的费用都是规范的、合法的,并且未产生任何额外费用,希望“邮政速递”果断承担起企业应有的信用责任。
3、截止目前,“邮政速递”仍有287个集装箱滞留在港区,从广大客户需求出发,如果“邮政速递”目前支付港区堆存费有困难,可以由该公司出具保函,上港集团愿意提供先提货、后付费的特殊服务。